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化景觀研究
Cultural Landscape Studies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彭立沛 
課號
BICD7112 
課程識別碼
630 M10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生傳525室 
備註
總人數上限: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2BICD711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化景觀是一種文化資產,呈現出人與自然結合的成果,是人與自然互動下所形成的景觀。近年來全球化與糧食安全等是學術界探討的熱門議題,而全球化不僅造成區域糧食生產分配不均,人類社會經濟與制度的變革也間接造成農業生產的文化景觀濫用、誤用和低度使用而危及各國糧食安全。這些直接或間接因素改變了文化景觀,並且影響到人類生存的永續性。因此,是什麼全球化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農業文化景觀的改變? 先進國家用什麼政策方法來加以因應? 等等研究問題仍待我們深入探討。
然而,人與自然互動的景觀複雜而多樣,那些受人矚目的文化景觀大多由國家制度介入保護,其他的文化景觀則容易受到忽視,特別是那些與居民生活相連的或居民因生產之必要管理維護的一種動態連續而形成的文化景觀,例如:次生林、水稻田、梯田、蔗田、鹽田、茶園、蚵架、農塘…等等,常常會因為社會-生產行為的條件改變而難以保存。因此,本課程將循序漸進討論全球化、永續性、文化景觀保存的知識、政策和方法,是一門關注動態的農村鑲嵌景觀(mosaic landscape)之專題研究。 

課程目標
本課程修課學生可結合生物產業的專業知識,希望學生能夠「看見台灣農業文化景觀」,培養策略分析與評估,規劃及問題解決的核心能力,進而以本課程作為獨立研究與知識創新的基礎,建立永續發展的批判性思維。預期學生修畢後將達成以下學習目標:1) 瞭解文化景觀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以及面對全球化所形成農業文化景觀改變的永續性議題。2) 以個案研究全球化下台灣社會-生產-生態的地方條件與文化景觀的關係。 
課程要求
本課程要求包括:
1. 上課聽講並參與討論。
2. 個人讀書與課堂報告。
3. 學期作業:1) 自己找一個台灣地區的文化景觀主題,實際觀察、體驗及攝影紀錄一個案例的社會-生產-生態的地方條件。2) 實際進入田野後的經驗過程報告,必須包括紀錄你與該地方利害關係者的互動內容,事後的反省討論等。3) 必須在4/17期中考週之前和老師確認完整操作計畫及內容。4) 必須在6/12發表期末研究發現,6/19期末考週中午1200前繳交學期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五 14:00~16:00 
指定閱讀
Globalisa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 Patterns and Policy Trend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rimdahl J. and Swaffield 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老師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The Report of the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ACA, Tokyo: ACA, 2003.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05.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Filling the Gap- An Action Plan for the Future. ICOMOS, Paris: ICOMOS, 2005.
Satoyama-Satoumi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of Japan. Duraiappah, A. K. et al. (ed.), Tokyo: UNU Press, 2012.
Satoyama: 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of Japan. Brown, R. D. et al. (ed.), Tokyo: Springer, 2003.
學期中隨時補充最新期刊文獻給學生參考。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出席與討論 
20% 
 
2. 
個人讀書與課堂報告 
30% 
 
3. 
學期作業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課程介紹 
第2週
2/27  Basic concept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view 
第3週
3/06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 & Japan Satoyama Satoumi Assessment (JSSA) 
第4週
3/13  Theme I: Globalization and agriculture landscapes---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world heritage context: as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as managed nature 
第5週
3/20  Ch1
Globalis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第6週
3/27  Ch2
Agricultural liberalizatio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the WTO: competing agendas for the future of farmed landscapes 
第7週
4/03  連續假日停課 
第8週
4/10  Ch3
Globalisation and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 land systems approach 
第9週
4/17  學期作業計畫討論 (期中考週) 
第10週
4/24  Theme II: Agriculture landscap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Crises and uncertainties of rural mosaic landscape 
第11週
5/01  Ch5
Swiss agricultural policy reform: landscape changes in consequence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ressure 
第12週
5/08  Ch6
Local landscape consequences of macro-scale policy reform: the New Zealand experiment 
第13週
5/15  Ch7
Rural landscap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demands and policies: a typology of rural areas in Portugal 
第14週
5/22  Ch11
New approaches for urban-rural areas in Ducth spatial planning 
第15週
5/29  Ch12
Restor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in shirking cities: re-inventing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Japanese planning 
第16週
6/05  學期作業指導討論
課程總結 
第17週
6/12  期末發表